十月的风,带着几分凉意却也饱含温情,轻轻拂过吐鲁番小草湖那片荒凉却充满生机的广袤无垠的戈壁滩,一排排风力发电机缓缓旋转,仿佛是大自然与现代科技共舞的旋律,将这份来自远方的“暖意”,悄悄送进了大河沿镇学校的每一个角落……
10月15日,一个普通而又特别的日子,新疆电力新能源公司小草湖风电场的志愿者们,带着对乡村教育深沉的爱与责任,踏上了这场传递希望与温暖的旅程。
图为学生们齐唱国歌
阳光透过窗户,斑驳地洒在学校的演示大厅内,为这里的一切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。窗外,秋风轻吟,似乎也在为这场即将开始的爱心活动加油鼓劲。随着庄严而嘹亮的国歌声响起,整个大厅的气氛瞬间变得庄重而温馨,一场关于爱与梦想的盛宴悄然拉开序幕。
在热烈的掌声中,志愿者们与学校老师携手,将一份份沉甸甸的礼物——30套崭新的学习用品,逐一送到孩子们手中。这些孩子,是学校里品学兼优的“佼佼者”,尽管家境并不富裕,但他们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。当崭新的书包和文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映照着孩子们惊喜交加的脸庞时,那一刻,时间仿佛凝固,只留下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和心中涌动的暖流。
图为张成国给学生赠送文具
“谢谢叔叔!”一声声清脆稚嫩的声音在大厅内回荡。孩子们双手紧紧抱着礼物,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,那份纯真的感激之情,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。
小草湖风电场场长张成国走上讲台:“小朋友们,你们知道吗?我们工作的地方,一年中有超过200天都在与大风‘并肩战斗’。”他将风电场扎根戈壁的故事讲述给孩子们。“在戈壁滩上,大风曾是我们的挑战,但现在,我们用它来创造光明,照亮千家万户。”张成国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与激情,“我们的风电场有近百台大风车,每年能发出7.5亿度绿电,可以满足2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。”
他将风电场的工作与孩子们的成长紧密相连:“困难就像戈壁上的风,你害怕它,它就是阻力;但你利用它、战胜它,它就能变成推动你前进的能量。希望你们也能像这些迎风而立的风机一样,不畏艰难,用知识改变命运,将来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这番话,简短却掷地有声,饱含深情,不仅寄托了对孩子们的殷切期望,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理想与担当的种子。
大河沿镇学校校长代表全体师生,向志愿者们表达了由衷感谢:“风电场的志愿者们不仅带来了实用的学习用品,更带来了珍贵的关爱与希望。这不仅是物质上的资助,更是精神上的莫大鼓励。你们的行动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了社会的温度,也让我们整个教师团队备受鼓舞。”
图为学校为风电场赠送锦旗
这份感激之情,最终凝聚为一面鲜红的锦旗,上面用金色字体写着“立德树人结硕果、校企共育筑匠心”,短短十六字,饱含了学校师生的真挚谢意,也见证了企业与校园之间深厚的情谊与携手同行的信念。
新疆电力新能源公司小草湖风电场,地处吐鲁番东部的戈壁深处,这里常年风声呼啸、阳光炽烈。但正是这样的环境,铸就了风电场员工坚韧不拔、勇于担当的精神。他们始终秉持“绿色发展、以人为本”的理念,将关注教育、关爱下一代成长作为企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,持续参与助学、科普、环保等社会公益活动,用“风的力量”播撒爱心的种子,用行动点亮乡村教育的希望之光。
夕阳的余晖洒进大厅,孩子们整齐列队,挥动着小手送别志愿者们。志愿者们转身离去,但那份被霞光浸染的纯真笑脸,却永远留在了他们的心中。那不仅是这个秋天最动人的画面,更是他们在戈壁滩上播下的又一颗希望的种子,等待着在未来的某一天,绽放出绚烂的光彩。